大赛官方邮箱:kepukehuan@yeah.net
组委会联系人:李老师
客服热线:
010-53656396、010-62799826
投诉电话:010-62702021
发表时间:2020-11-23
(根据叶永烈先生长子叶舟在2020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上的致辞整理)
各位来宾、各位科幻创作界的朋友们:
感谢以上各位的精彩发言,也感谢大家参加这次关于叶永烈——也就是我父亲——的作品的探讨会。此次会议的题目是《叶永烈科幻作品的时代意义探讨》,因此今天我也想围绕“时代”这个主题谈谈我的父亲。
我父亲编辑并写作《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在1960年,彼时他还在北京大学读书。之后的一年,父亲在家写就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可以说,我父亲是在资源最匮乏、想象最贫瘠的时代,敲开了科幻世界的大门。这两部作品从最初写作至今已有近60年,而直到现在都还是许多00后、10后的启蒙作品,这充分显示了父亲在科幻小说创作上表现出的惊人的前瞻性。
许多人都知道,父亲写就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预言了许多当今时代的科技。今天我却想谈一谈父亲1977年发表的小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一枚被松脂包裹的恐龙蛋化石,从而成功孵化出恐龙的故事。在其发表13年后,美国的《侏罗纪公园》原作小说才出版。父亲的作品由于时代背景,当时饱受争议,未能有更大的影响,固然是一项遗憾;但这种领先于时代、跨越国界的想象力,也令人深受震撼与启发。
我可以骄傲地说,父亲从来都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的人。早在1992年,他就开始使用电脑。他玩过QQ、用过Skype,直到去年4月份,父亲都一直在网上坚持撰写博文,分享自己拜访美国硅谷的经历。
诚然,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文字与精神却从未离开过我们。当一个孩子翻开《小灵通漫游未来》,并由此产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这就是父亲的作品超越了时代的最好证明。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会议,谢谢大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供稿)